FB体育APP为体育迷带来便捷的直播观看体验,您可以通过它随时查看并参与体育赛事直播。
rss
    0

    FB体育下载-惊心动魄:新西兰队逊黑马意外挺进

    2025.08.22 | FB体育 | 42次围观

      

      记者 : 陈志东/资深媒体人

      人物 : 施尚斌/飞牛牧场董事长

      来源:台湾休闲农业学院

      字数:约七千字

      时间:阅读时间约15分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正文

      ▼

      世代交替是台湾休闲农场正要面临的问题,本刊特别采访飞牛牧场施尚斌董事长与其第二代施圻臻,探讨两代人之间差异,并分享施董对于传承及休闲农业基本价值的看法。

      

      清晨7点多,飞牛牧场第一代创办人施尚斌董事长,左手拿着刚从自家菜园采下的地瓜叶,右手握着商业周刊,缓缓走进牧场厨房请员工帮他把地瓜叶烫熟,再配上麦片与牧场自产鲜乳当早餐,接着与合伙创办人吴敦瑶董事长碰面,商讨今日行程与牧场大小事。

      在施董与吴董都已起床4个多小时,忙完许多例行工作后的上午10点半,施家第二代施圻臻才匆匆忙忙从通霄街上吃完早餐,带着还有点惺忪的双眼走进牧场,打开计算机上网掌握与休闲农业相关的市场动态,开始一天的工作。

      在台湾的休闲农场中,飞牛比较特殊是由两个董事长共同开创、共同经营,但与其他农场都一样的是,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光看生活作息就很不同,如果再看其成长的时代背景,学历、经历,乃至吸收信息的方式,那就好像火星人碰到木星人,两代之间截然不同。

      要怎么把火星人开创的事业顺利交到木星人手中,并维持其原本价值,首先要探究的,就是两代之间的差异。

      

      两代之间的差异

      《第一代》的时代背景

      「那是一个求生存的年代,也是一个最多机会的年代。」施尚斌说:「早年休闲农业的发展是因为遇到产业瓶颈,不转型根本无法生存,然而那时没有法源、也没那个观念,所有休闲农场都是从违法走向合法,一路披荆斩棘走来,那个辛苦,不是现在的第二代可以想象。能够在那个年代开创休闲农场事业,最大关键就是具有打死不退、勇于突破困境的人物性格。」

      回想那个困境年代,施尚斌说:「那时曾觉得走入酪农业,是我人生最大的错误选择。」

      为了推广鲜乳,台湾于1973年间招募一批年轻人分别送往美国及新西兰接受酪农专业训练,其中17位在1975年回台湾后,由当初的山地农牧局协助贷款让每人取得3甲土地、12头牛,于现今飞牛牧场现址开创「中部青年酪农村」。然而开村不久就立即面临能源危机、纽澳牛肉进口、国内鲜乳消费习惯尚未养成、饲养成本高于售价等多重问题,短短3年,17家牧场关到只剩3家,其中2家的主人就是施尚斌与吴敦瑶。

      当时政府的整合性很差,例如政府可以协助农民贷款、取得土地,但却没有其他各项协助酪农生存的配套措施,甚至无法为牧场兴建完善道路。施尚斌说:「从牧场到外面马路大约3公里,这段路政府却每年只拨400公尺的造路预算,要花8年才能铺好。」

      难以生存,让许多酪农纷纷转业,施尚斌说:「但是已经走上了这条路了,不把逆境转回来,之前人生就枉费了,我不甘心。」从此施尚斌与吴敦瑶开始合作,咬牙苦撑,非但没有关闭牧场,反而逆势操作,贷款买入其它酪农出售的土地并进行大规模整地,以利机械化种植牧草。

    惊心动魄:新西兰队逊黑马意外挺进

      没想到这个困境求生的整地动作,却意外造就当时台湾难得一见的牧野景观,吸引许多电视剧来拍摄,也吸引许多不请自来的游客。

      

      在还没有休闲农业概念的那个年代,没有人知道人潮就等于钱潮,只感觉困扰。施尚斌说:「游客随便进入牧场会有防疫问题,还曾有游客放烟火把牛吓到满山乱跑,在烤肉后把石头乱丢在草地里,造成割草机械故障,或害牛吃了垃圾而死亡。甚至还有人半夜车子发不动,或女生半夜被放鸽子都来按门铃,让我们连睡都睡不饱,最后干脆把马路挖掉,不再让人进来。」

      只是路断了,除了自己不方便,游客还是照样爬进来,甚至不分青红皂白指责他们大胆挖断马路还筑围篱侵占公有地。随着阿姨在1986年到日本岩手县小岩井牧场参观,带回简介,这才激发施吴两人的转型观光概念,并随后在亲自造访日本小岩井取得野坂田伸野景观师协助规划观光牧场蓝图后,于1993年正式命名为「飞牛牧场」,并在1995年正式开张卖出第一张门票。

      施尚斌说,早年休闲农场没有法令,没有政府协助,却也没有竞争者,加上当时正逢经济起飞、民众对休闲需求开始提高,几乎是卖什么赚什么,天时地利人和汇集,跟现在第二代所身处的时代背景完全不同。

      

      两代之间的差异

      《第二代》的时代背景

      「事实上我们也参与了那个时代。」施圻臻说:「在牧场经营最困难的时候,我从小就要帮忙喂牛;在父亲开始要转型观光而贷款时,家中经济压力大到连念小学的小妹妹都感觉到,一直担心家里会穷到缴不出学费。」

      「而且牧场转型观光后的第一年,生意不如预期,父母的压力愈来愈大,我们四个姊妹才开始意识到要帮父母的忙。」施圻臻说:「那时我在外地念书,每逢假日同学去聚会、旅行,我都忍着不参加,赶回家里帮忙。」

      随着露营车大会在飞牛举办,牧场之美在新闻媒体曝光,从此开始人潮汹涌。施圻臻说:「当时我们几乎是全家总动员,帮忙挖冰淇淋、盛炒面、卖牛奶,每到假日就忙个不停,连念小学的小妹妹也要帮忙顾收款机。」

      施圻臻说:「或许我们不是完全身处那个年代,但是我们也都看到、经历过那个年代,那不只是机会无穷的年代,也是很辛苦的年代,所有的农场工作都要自己来,所有的转型与经济压力都要承担。即便现在已经过了那段艰苦期,我妈还是常说,妳谁都能嫁,就是不准嫁给做农场的,太辛苦了。」

      但很快的,随着农场站稳脚步,游览车一车一车来,餐厅与住宿一一成立,第一代立刻希望小孩出国念书深造,别再跟着家里辛苦。两代间的时代背景就此清晰划开,第一代停留在自己一手打造出来的农场里继续养牛招呼客人,捧着杂志吸收信息,第二代则飞越太平洋,从此进入由计算机网络与英文架构起来的新世界里。

      

      两代之间的差异

      学习经历大不同

      因为艰辛,也就造两代之间的学历大不同。第一代休闲农场的业主,绝大部分都是农业相关科系出身,曾历经加入WTO与不景气等各种农业困境,且大多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再投入农业。第二代因为看见父母的艰辛,为了分担,在选择学校时大多都投入休闲、观光、餐饮或管理科系,以弥补农场早期经营时对于休闲专业的不足。这个现象不只在飞牛,也普遍发生在国内各休闲农场里。(参见表一、飞牛牧场两代间的学历差异)

      飞牛牧场两代间学历差异

      第一代

      第二代

      施尚斌

      施圻臻

      1947年次

      1978年次

      彰化秀水高农

      兽医系毕业

      SHMS瑞士

      旅館管理學校學士

      赴美国

      接受酪农培训

      EMBA

      经营管理硕士

      第一代有农业知识却不懂休闲,然而第二代有了休闲专业,却往往不懂本业。施尚斌说:「这会有问题。」

      农业才是休闲农场的根本,休闲是后来衍生的价值,但过于注重休闲与管理,除了可能导致本业荒废外,也会造成性格上的偏差。

      施尚斌说,第一代因为实地投入本业生产,每天跟有生命的生物在一起,思维里会有对伦理秩序的尊重,会事必躬亲来带动整个产业,与员工间也抱持着「大家经营」的心情;但第二代往往只懂商业管理与观光营销,却经常忽略了休闲农业最重要的精神,与员工间也变成是「企业经营」,失去对人际关系和谐与诚恳的重视。

      「第一代通常由工作中学习,第二代通常从书中学习,这是最大差异。」施尚斌说:「第一代是从困境中走出来的,突破困境的性格较明显,有弹性又不失秩序,第二代却因有了学历又有了产业基础,因此容易傲慢自满,同时禁不起挫折。甚至第二代常骂第一代老古板,实际上第二代更容易屈服于现实。」

      施尚斌强调:「傲慢自满与屈服于现实,这是企业第二代最容易出现的两个问题,也是导致企业衰败最主要的因素」。

      要如何避免第二代接手后产生的问题,又要如何顺利传承并延续休闲农场最根本的价值,施尚斌提出以下五大建议。

      

      对传承的建议一

    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休闲农场从无到有,第一代的任务主要放在土地整合、主题锁定、商品开创、法令突破以及产品定位,藉由这些过程打下休闲农场的基础。施尚斌说:「第二代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守住根本,并以做功德的心态,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休闲农场与饭店或餐厅的最大不同,就在后面那一块。」施尚斌说:「到餐厅吃饭,你会说这菜『煮』得很好吃,但到农场吃饭,你会说这菜『种』的很好吃。」这就是休闲农场不同于其他旅游景点的最主要价值与深度。

      休闲农场是三生产业,「生产、生活、生态」,但未来应该要再加入「生命」成为「四生产业」。施尚斌说,农场里的植物、动物与昆虫都是生命,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游客进入农场后能够感觉「生命价值的提升」。

      例如要透过环境美化整理,让游客进入后就心情愉悦;要让小孩进入农场后真的学到东西,看到生产过程背后的意义并对其传达环境的知识与重要性;此外农产品要加入健康观念,环境要尽量做好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生物多样性提升、低碳节能,让游客从眼、耳、鼻、舌等各种精神感受与知识传达都得到提升,施尚斌说:「这才是休闲农场该有的深度。」

      以飞牛为例,尽管观光有成,只要靠着住宿、门票、DIY就有许多收入,但飞牛还是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引进乳脂量较高的娟珊乳牛,并花大钱投入乳品生产线,请来专业经理人就质量提升、乳品改良与包装不断研发,为的就是不只要赚钱,还要能够提供更好的农产品。

      例如一般酸奶都是添加低成本的奶粉并投入乳化安定剂,只要发酵4到6个小时就完工,但飞牛就是以纯鲜乳慢慢发酵10多个小时,仔细挑选菌种,让产品更天然健康。施尚斌强调:「财务很重要,但不能一切以利润做考虑,要多一点理想与社会价值的思量,这才是休闲农业最主要的根本。」

      特别随着银发族市场兴起,老人家有钱有闲,这是近期内将最蓬勃发展的市场消费对象,但相对老人家也不会乱花钱,通常会挑选真正的好产品才购买,因此创造更好的环境、更好的文化内涵与更好的产品,才能走得更长久。

      

      对传承的建议二

    寻求专业经理人协助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至今,最大问题就是政府只重视观光客人数增加的速效,只在乎表面数字,却忽略观光发展的整体政策。施尚斌说,现今观光业的资源、技术、法令都难以整合,也欠缺可综观全面的管理人才,因此休闲农业必须自助,想办法寻求生产、人事、管理、营销等各方面的专业经理人加以协助,才能发展得更健全。

      以飞牛为例,当初飞牛计划转型观光时,大约花了10年时间做准备,种树、整地、盖房舍、建立品牌与商标、开发商品、规划动线……等,而准备前的第一件事,就是先飞到日本小岩井牧场寻求专业协助。

      施尚斌说:「观光产业的核心就是美学。」不管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产品包装都要以美为中心,透过美学才能营造文化内涵,当时飞牛连种一棵树,要种什么树?要种在哪里?一切都先请教专家,透过专业才造就今日的飞牛牧场美景与多元商品。直到今天,飞牛还是每年邀请日本专家前来,为农场提供建议。

      施尚斌说,未来休闲农业要发展,必须要更能掌握消费者行为,开发更多元的商品,要更国际化吸引大陆与国际旅客,甚至要公司化,这一切都要透过专业经理人的协助,才能走得更有方向。

      

      对传承的建议三

    建立管理系统

      当休闲农场已由第一代建立初步规模后,施尚斌说:「接下来最重要就是建立系统。不是制度、而是系统。」

      施尚斌说:「例如你可训练员工,看到客人时要弯腰鞠躬,大声喊欢迎光临,这是制度;但如果你可以训练员工,让他们看到客人时不只大喊欢迎光临,而是连眼睛都会微笑,那就是成功的系统。」

      「又例如你可以规定员工,迟到5分钟就是迟到,这是管理,是制度,但如果你可以让员工自动自发完成工作,对自己及公司产生责任感,那就是系统。」

      就如计算机一样,硬件是制度、软件是系统,制度容易僵化,系统才能灵活,系统就是让员工都能产生认同、一起为企业负起责任的管理方式。

      「例如我与吴董,我们从来没有明确分工,但什么时候该谁去发言聊天、什么时候该谁去喝酒应酬、什么时候谁扮黑脸谁扮白脸,我们都能自然分工。」施尚斌说:「那不是制度与规定,而是我们了解各自的个性与特质,彼此懂得诚意与尊重,这就是系统。」

      但要如何能够吸引专业经理人协助,并建立让员工产生认同的系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第二代的人格养成。

      

      对传承的建议四

      第二代的人格养成

      「第二代经营者因为普遍学历较高且具有产业基础,因此很容易傲慢,这也是导致企业失败最主要的因素。」施尚斌说:「我们第一代是从大家收入只有300美元的时代开始做起,从各行各业都要拜师3年6个月的谦卑做起,我们更懂得人与人间的伦理与尊重,而不是书本里的企业管理。」

      许多第二代会批评第一代老古板,事实上第二代应该要更仔细去看第一代的伦理价值何在。施尚斌说:「现在的第二代把太多时间花在计算机上,却忽略了人与人间的相处,而且常在计算机前待到太晚,第二天无法早起。事实上农场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就是每天清晨鸡啼之后的4个小时,那是农场最充满生命力的时刻,第二代却都忽略了。」

      施尚斌说,第二代最重要的就是要像「海绵」一样,可以谦虚的吸收与接纳,培养自己的社会观、人文观与国际观,对人多一点感情与伦理,也唯有懂得尊重并具备大气度,才能让农场经营更上一层楼。

      

      对传承的建议五

      共同营销创造品牌

      对于许多小型或尚未建立规模的农场来说,若无能力寻求专业经理人协助,最佳方式就是结盟。施尚斌说:「例如民宿,这些小小的个体,当其结盟塑造一个优质民宿联盟,得到的效果就不只一加一等于二,而是更大倍数的成长。又如每家民宿各出5万元共同营销,每一家分担的风险就会降低,但整体力量就会强大,就有机会创造一个共同的优质品牌。」

      每个农场各有人才,透过结盟与共同营销,让风险降低、人才汇集,就能克服经费与人力不足的问题。

      

      第二代的真心话

      爸妈,你们辛苦了!

      「傲慢自满与屈服于现实,这是企业第二代最容易出现的两个问题,也是导致企业衰败最主要的因素」。对于傲慢自满,施尚斌建议第二代要如海绵般谦虚与接纳,多一点感情与伦理,但对于屈服现实,第二代也有心里话。

      飞牛牧场第二代施圻臻说:「对我来说,我的父亲是个创业家,也是一个梦想家,他们将农场从无到有创建了起来,到现在还每天不停都有新想法,很肯外出观摩,也肯实地操作,很敢冲,甚至ipad一出来,60几岁的他也托人到美国买一台,每天上网、拍照、秀照片,玩得不亦乐乎,永远都肯接受新的事物。」

      「在他们那个年代,想要生存,就要积极抓住机会,所以他们很敢冲,碰到问题常会抱着『跟它拼了』的心情,很具创造性。相对之下我们第二代反而保守许多,凡事都要经过财务分析并仔细思量,比较不敢冲。」

      「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我们几个女儿的内心一直觉得这是爸爸的事业,不是我们的事业,而且我们都看到当初他们是如何辛苦才建立起这个家业,所以我们要好好帮他守成,尽量尊重父母的想法,不能乱冲让农场出现经营危机。」

      「对于接班,其实我们几个姊妹并不忧心,因为农场已进用许多专业经理人,也可能走向公司化,而非家族企业。对我来说,飞牛可能会是我未来事业的一部分,但不会是全部,现阶段还是以辅助父亲事业的立场来帮忙,担任主管与父亲之间的润滑剂。」

      「我的几个妹妹都在外面有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其实农场第一代在面对接班问题,如果第二代没兴趣,不一定要强迫他们接手,进用专业经理人或公司化,或许会是更好的作法。」

      

      第二代的真心话

      爸妈,让我们出去吃点苦吧!

      「每次参加座谈、研习或会议,我们休闲农场第二代常有机会碰面聊天。」施圻臻说:「但我们最大的共同感叹就是,不论你年纪多大、不论你是否已拥有博士或硕士文凭,在第一代父母眼中,我们永远只是小孩。即便我们已经是外头认可的专业经理人人才,他们还是比较相信外面的专业经理人。」

      现在休闲农场第二代大多具备休闲专业,却往往不懂农业。施圻臻说:「有时我们第二代要帮忙做农,父母亲也不让我们做,说做农太苦,要我们去念书。」

      事实上不论学校教授的提醒或是事实的呈现,都说明了「未来最可怕的灾难不会是战争或金融危机,而是饥荒。」施圻臻说:「而且现在是休闲管理人才的断层,但未来会发生的将是农业人才的断层。」

      施圻臻说,农业的重要性会愈来愈强,虽然做农辛苦,但第一代休闲农场主人仍应适时给予第二代参与本业的实作机会,不要太宠,此外若有机会也可让第二代到外头工作磨练,让其增加一点挫折,拓展人际关系与提升见识,都会更有帮助。

      施圻臻说:「例如我当年就读的SHMS(Swiss Hotel Management School),瑞士旅馆管理学校之所以受各国饭店业尊崇,除了理论基础外,更在于他们十分重视实习,要求学生从做中学,所以每个学生都会铺床、都要进厨房打扫洗菜。曾有一次我们农场工作人数不够,我自己下场进房打扫、铺床,当员工看到原来你真的会铺床,不是只有一张嘴,就会对你更尊重。」

      当第二代不只拥有休闲专业,也拥有农业专业,且真的能够亲手实作农场运作时的各种工作,对农场经营更有帮助。

      

      后记

      采访飞牛牧场施尚斌董事长时,施董不停强调第二代的傲慢,将会是农场传承后最主要的问题。于是我问:「飞牛也有这问题吗?」结果施董以非常简短却很自信的语气说:「飞牛的第二代不会。」

    惊心动魄:新西兰队逊黑马意外挺进

      第二天我与飞牛第二代施圻臻碰面,也确定飞牛第二代没有傲慢问题,主要在于飞牛第二代大多曾参与创业期的艰辛,看见过那个辛苦。

      飞牛第一代与第二代,很明显有着生活作息与学历上的差异,然而其对农场基本价值、社会价值、进用专业经理人的想法都非常一致,除了第一代认为员工流动率高不是好事,但第二代认为员工离职是自我拓展外,其他方面两代间的代沟不大。

      印象最深刻的是,飞牛第二代对于第一代除了充满敬意,更充满疼惜,因为他们真的曾经看过父母是如何操劳,参与过那个操劳,知道那个辛苦。

      或许,让第二代也吃点苦,不是什么坏事。

    THE END

    文章来源 | 台湾休闲农业学院

    编辑 | 一盏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FB体育观点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FB体育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标签列表